摘要:工地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到记者离开工地时,指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
但2017年12月,荆门市及下属县(市)政府却层层上报,声称整改任务已经完成。
1日,汾渭平原区域整体近地面相对湿度较大,利于污染物的吸湿增长,同时受偏东风影响,污染形势加重,局部地区将出现重度污染。12月1日至3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持续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叠加前期沙尘残留,部分城市可能达到严重污染。
生态环境部表示,截至11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省市中共有79个城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预警,其中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并启动相应应急管控措施12月1日至3日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及河南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持续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叠加前期沙尘残留,部分城市可能达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部表示,截至11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省市中共有79个城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预警,其中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并启动相应应急管控措施。截至11月30日,上述省市中共有5个城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启动相应应急管控措施。预计3日开始,受可能的冷空气过程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将自西北向东南逐步改善。
预报显示,12月1日,长三角地区中北部将出现轻度至中度污染,局部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生态环境部表示,11月29日晚,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发函,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应对工作。自治区相关部门加大调度和督办力度,严格落实包保协调制度,及时帮助基层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地方各级政府专题研究整治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专项行动顺利推进。在基础建设方面,为3座桥梁建设应急防护设施,为1条道路设置防撞护栏,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道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头市水源地整治涉及跨界、清拆补偿、交通穿越等诸多难点,包头市委、市政府综合施策,加强与相邻地市沟通协商,积极筹措补偿资金,编制包神铁路应急预案,安装道路穿越视频监控,有效解决水源保护区内养殖污染问题。自治区政府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事宜。
经监测,今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阿拉善盟等地区在用的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强力攻坚 成效显著经过近一年的攻坚,今年内蒙古13个地表水型水源地均完成了保护区划定工作,并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蒲滩拐、昭君坟、画匠营子、磴口、黄河水厂、三座店等水源地进行重新划定,新设置界碑49块,标识牌、交通警示牌、宣传牌210余块,新建一、二级保护区防护围栏30.3公里,对老旧破损标识标牌全部进行更换
不过,在这次重污染过程中,没有出现因PM2.5浓度攀升导致爆表的城市。生态环境部27日表示,为应对2326日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有46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33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13个城市发布黄色预警。11月2326日,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经历了今年秋冬季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大雾天气,在大雾的高湿度背景下,叠加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PM2.5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明显,导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此次污染过程中,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共37个城市日均浓度达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1个城市小时浓度达严重污染水平,PM2.5日均和小时浓度最高的城市均为河北保定市。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最新预测,由于此次冷空气强度影响有限,30日前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区可能出现新一轮不利气象条件,空气质量将维持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经初步估算,各地及时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约20%左右,有效降低了污染峰值浓度生态环境部27日表示,为应对2326日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有46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33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13个城市发布黄色预警。经初步估算,各地及时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约20%左右,有效降低了污染峰值浓度。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最新预测,由于此次冷空气强度影响有限,30日前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区可能出现新一轮不利气象条件,空气质量将维持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此次污染过程中,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共37个城市日均浓度达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1个城市小时浓度达严重污染水平,PM2.5日均和小时浓度最高的城市均为河北保定市。
11月2326日,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经历了今年秋冬季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大雾天气,在大雾的高湿度背景下,叠加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PM2.5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明显,导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不过,在这次重污染过程中,没有出现因PM2.5浓度攀升导致爆表的城市
国际社会对卡托维兹大会的三点期望今年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第一点是希望通过与各国一起努力,建立并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机制安排,从而保证《公约》和《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这些数字都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彰显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强大的意志和决心。此外,我国在加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中不断探索。这关乎各缔约国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制定适合的对策、付诸具体的行动等。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召开在即,这次大会或将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将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并同各缔约方一起努力,争取如期完成《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谈判,妥善解决资金问题,向国际社会发出落实《巴黎协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中求进在多边进程中,中国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应该说,美国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积极因素,特别是今年加州的森林大火,更看到了气候变化这种极端气候不仅危害了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造成影响和损失。
中国也期待各方一起在卡托维兹大会上发出积极的声音,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相结合,已经走在国际社会的前列。
第三点是希望各国通过对话,对自己在2020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决策和行动进行盘点。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11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美合作在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和国际会议上,中方表示要坚定落实《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来之不易,不能轻言放弃。他表示,要按照先易后难、稳中求进的工作安排,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因此,中国始终坚定落实《巴黎协定》的立场,采取积极措施,特别明确地宣布会百分之百地兑现承诺。第二点是希望推进积极有效的塔拉诺阿促进性对话。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8%,有望在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占比15%左右的目标。不论在世界哪个角落,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都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我国造林护林任务持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在此次促进性对话的过程中,各缔约方需要介绍本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讲出本国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存在的困难,增加相互了解、深化理解,以便加强国际合作。
但目前这个影响已在逐渐减小。解振华表示,美国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进程当中,中美共同努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当然,对话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各国讲自己的最佳实践,促进各方转型,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加速转型。与会媒体就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如何履行各自义务等内容进行了提问。2017年以来,中国继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进展。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们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
同时,既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投机和过度金融化,也要防范金融方面的风险,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发挥它对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哥本哈根大会已经明确要求,发达国家要在2020年之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对1000亿美元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盘点检查,为2020年之后进一步落实《巴黎协定》、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解振华表示,对于此次波兰之行,中方对会议有三点期望。
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已超过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本轮气候谈判难度再升级 新闻发布会上,在相关负责人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进行介绍和解读后,不少媒体对中国为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许。